高考已经落下帷幕,高考,对于很多“过来人”来说,都是一场人生特别的“考验”。“一考定终身”这样的说法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,但是不得不说,高考对于中国大多数的学子来说影响力还是特别巨大的。
那我们的邻国,日本,他们的高考是什么样子的呢?

日本与中国一样,也是有“高考”这样的考试存在的。但是与我国的高考制度不同,日本的高考不是“一锤定音”,而是有两次考试。

大学入学中心考试
第一次考试是在每年的1月份,这场考试是全国统一的,叫做“大学入学中心考试(大学入試センター試験)”。这一关考试的目的是帮助各大学判定考生的高中教育水平,是基础性知识认定考试。考试不分文理,共6科。

各大学选拔考试
第二次选拔是由各大学自行主持并决定录取学生的单独考试,程序类似于中国的“自主招生”。针对考生的志愿和特长,各大学主要测定考生的专攻知识和学业水平,考试是在每年3月上旬进行,考生可选择参加多所大学的考试。
主要方式分为三大类:“一般入学选拔”、“推荐入学”和“A0入学”。“一般入学选拔”以考试成绩为侧重点,是国立大学录取新生的主要方式;“推荐入学”是私立大学招生的重要形式。以调查书、推荐书等资料为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,部分学校还要进行面试或小论文的考试,更多的学校则是选择完全地免除对学生的学力考试;“AO入学”(Admission Office),考生通过递交自我推荐书,到大学面试和体验教学,一般能获得正式申请资格的学生都有极大被录取的可能性。

根据这两次大学考试的综合成绩评定,在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办学理念等等,学校来决定学生是否能进入该学校。
日本高考的考生主要分为三类: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;第二类是往届落榜生,这类人在日本被称为“浪人”;第三类是已经升入大学,但是对自己的大学不满意,想再考一次的人,这类人被称为“假面浪人”。

从上面可以知道,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高考试卷全国统一的,因此各大学在此基础上的分数线划分也就不会产生地域差异。所以也就不存在本地学校对本地生源的招生照顾。
而且统考的分数并无特长生、优秀学生奖励的加成,特长和优秀品质均由招生学校来判定,这样既能顾及到差异性,又保证了公平性。
提到日本的高考,当然还要说一说日本的私塾。“私塾”就相当于中国的课外补习班。看过电影《垫底辣妹》的可能都知道,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私塾老师指导一个差生考大学的励志故事。

日本教育主张学生自由发展,学校时间强调全方位的培养学生,授课时间比较短,课外活动相对较多,所以在应试方面可能就不像我们的高中教育一样高强度的学习。在这种情况下,日本的私塾就营运而生了,日本很多高中生都要上私塾来补习功课,为进入大学做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