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溯副词「全然」的语言史,大概最早被用于江户时代,在日语中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词语。
当时的意思与字面一致,即“所有,全部”。它来自当时汉语的近现代词,最早被用于白话中,与和语的「すべて・すっかり(所有、完全)」对应。
在当时的日语表达中,用「ねっから」「すっかり」「そっくり」等平假名词语代替「全然」这一汉语词的状况比较常见。在那时,汉语词「ゼンゼン」这一词性是否为世人所熟知仍不确定。另外,当时该词的用法与肯定否定完全无关,如「全然了解した。」(全懂了)、「全然了解せず。」(全部不懂)一般,任何一种用法都成立。
明治时代来到后半期,汉语词「全然(ゼンゼン)」的用法、意义也发生了变化,变为如「(以为对方多少会接受一些)一点都不、完全不懂」之意,更多地用于包含微妙语义的语句中。这一用法在学校被完全当做一个规则来教授,如今大多数人由于被传授了「全然」“不可用于肯定句”这一规则,因此记忆格外深刻。
那么,战后以来,为现代社会所完全认同的「全然おいしい」这一类用法,则与前文提到的两种用法完全不同。
首先,该用法与前者的“一个不留全部、完完整整、全部、完全”用法的不同之处在于,现在不管主语是整体的一部分还是整体本身,只起到强调的作用。可用“非常、极其”来替换。在餐馆想要用「全然おいしい」来夸赞菜肴的人,并不是指全部菜品,也不是指碟子中盛有的全部食品、食材,而只是想表示“非常好吃”这个意思。
接下来,与包含微妙语义的用法的不同之处在于,不必说自然是强调肯定意义的这一点。另一特征明显的不同在于,现代用法多用于口语中。新闻记者用的手册及重视实用性的国语辞典中,绝对不可能出现「全然楽しい」这一类用法。
另外「全然美味しい」的现代用法中还包含“本来以为没多好吃,结果意外地、出乎意料地、相当地好吃”这一特别的语义。「全然大丈夫」则包含更自然的“与(对方针对我所抱有的)没事吧等担心、忧虑、害怕所相反,完全没事”这一语义。这一类用法,总结来说就是包含与前提相反的语义,与单纯的强调有所不同。
在实际生活的语言表达中,会伴有在此之前的对话及前后文的逻辑、音量、音调,或是表情及动作。就算不重新整理理解「全然」的意义及用法,单单当作强调来使用也没有问题。那么在只有文字信息的书面语中又该如何理解呢。大概需要前后反复读几次吧。除此之外,就算不是书面语,也会遇到面对某个不特定的人,想要完全没有歧义、毫无错误地传达某些内容的时候。在这种场合,可能会出现不合时宜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