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语学习的两大瓶颈期
大家或许有同感,当前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,大多数学习者都是为通过日语能力测试而学的。明明N1考试成绩很好,但在实践中却很难熟练应用,有这样烦恼的学习者不在少数。而且还有不少人,通过N1以后日语水平就原地踏步,很难进一步提高。
另外,也有一些日语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是,N2考试通过后无论考多少次N1总也无法合格。他们已经刷了无数次真题,不知道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日语,通过考试。
在我看来,通过N1考试日语却止步不前的人,和无论怎么学都考不过N1的人,实际上存在同样的问题。
本篇我们先探讨屡屡考不过N1的人面临的问题。
如何打破N1屡战屡败的怪圈?
从我的经验来看,能顺利通过N1考试的人,大多数日语发音不会太差。不过发音好坏的判断标准非常主观,不知道其他的日本人(严格讲应该是日本人和日语母语者,这里方便起见统一写作“日本人”)是否有相同的印象。中国的日语教育并不重视准确的发音,发音既没有反映在成绩里,也不是日语能力测试的考察项目,所以很多人觉得发音好坏与N1无关。实际上,发音与考试不无关系,比如能够准确发出长音的人,也能在听力测试中更为准确分辨读音。
我们可以以汉语为例思考这个问题。假设一个外国人做中文长篇听力测试时无法区分前后鼻音,那他就听不出究竟是“人民”还是“人名”。如果是汉语母语者,即便不能区分前后鼻音,也可以凭着自己庞大的词汇量等较高的听力综合实力听懂文章意思。但词汇量有限的外国人听同样的内容时会混乱,很难听懂。日语的长音也是同样道理。
我在教日语初级班长音的时候注意到,有些学生会自己在课下练习,虽然他们发音的时候主观上想要区分开长短音,但从结果来看,长音却越练越短,最后连我都听不出长短区别了。这种现象在单个单词朗读中尚不明显,在文章朗读中特别突出。于是下一次课上要再次纠正学生的长音。一个班通常有几十个人,老师无法挨个细致指导,最后因为时间精力的限制就只能那样了。
只是单纯模仿标准发音是很难掌握长音的,倒不如一开始就把音长拉到正常的3倍左右,给音长赋予弹性,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再理解合适的音长更好。所以我让学生练习长音时,一般让他们比标准发音拖得更长一些,夸张地发音。比如“中国人”一词,我会让他们读“ちゅーーーごくじん”(当然也可能有人不认同我的方法)。
日语发音还有一个特点是“う段”吞音。我辅导N2的时候,有的学生会因为这个语言特点而凌乱,受吞音影响听不出是什么单词的人也不在少数。“~です”就是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。在这里,“す”的元音消失,实际的发音变成了“des”。只是“です”一般出现在文末,所以基本不会有人听不出这个发音。上面举例的“中国人”应该念“chuugoku jin”,但在实际发音时,其实更偏向于“chuugok jin”。“い段”里比如“比較”、“聞く”、“失礼”,单独发音时能清晰地听到“ひ”“き”“し”,但出现在文章中时往往会脱掉元音。
此外,“電話”“雰囲気”中的“ん”基本不发音,听上去像“でうわ”“ ふいき”。实际发音听上去与假名注音不同,导致学习者很容易在听力中混淆。
促音也是如此。比如有的学习者跟老师说“行ってください”的时候,往往漏掉促音,变成了“居(い)てください”。老师一瞬间很容易反应不过来, “诶?我到底是走还是留?”。当然听者如果是日语老师,就会意识到肯定是促音没发出来,应该理解为“行く(走)”。在听力测试中,“行って”和“言って”发音相同,可以通过上下文判断其意。但是如果没听出促音,预想的候选语义中就要再加一个“いて”。像这样无法准确听出发音,候选语义就会增加很多,理解的难度就增大了。
日语的发音其实不难,不懂日语的中国人按照罗马字念日语,日本人通常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。比如用罗马字读站名、地名等等,日本人基本都能理解,而反观汉语、英语就不存在这种情况。正是因为日语的这个特点,导致中国的日语教育很不重视发音的指导,很多学习者没有经过系统发音训练就直接学到了中级。大学的日语课程也多以高效短期通过N1考试为目标,不会在初级花太多时间。
上面主要讨论的是发音对听力的影响,其实助词的作用以及初级词汇也很重要。综合我目前为止积累的考试辅导经验来看,N2考试成绩在140分以上的人,大概率能通过N1考试。如果总也过不了N1,不妨深入复习一遍基础知识,好好做做N3和N2的题,或许会有所帮助。
补充知识:文中出现的考试词汇,日语怎么说?
真题:過去問(かこもん)
反复刷真题:過去問を繰り返し解く(かこもんをくりかえしとく)
元音:母音(ぼいん)
复习:おさらい
应试教育:試験対策教育(しけんたいさくきょういく)
【日语培训/日语学习/日本留学/日本工作-在线报名即可】
新干线日语 电话:024-31627112
新干线外国语培训学校